• 姓名: 廖永安
  • 职称: 教授
  • 学位: 博士
  • 湘潭大学
  • 法学院

基本信息

  • 学位:博士
  • 职称:教授
  • 学科组:民事诉讼法学
  • 办公室:
  • 电话:0731-58293581
  • 电子信箱:liaoyongan@sina.com
教师详细介绍

个人简介

廖永安,197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安化人。1990年至1997年就读于湘潭大学,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2001至200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在中国人民法学哲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2011年在美国马赛诸塞州立大学波士顿分校做访问学者;2018年至2019年在教育部挂职担任督导局副局长。现任湘潭大学党委委员、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理论研究基地主任、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主任。系国务院***专家、新世纪***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十大***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湖南省第二届智库领军人才。

长期从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纠纷解决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智慧司法科学理论与司法改革科技支撑技术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含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求是》《中国法学》《中外法学》《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中国调解的理念创新与机制重塑》等学术专著10余部,主编《湘潭大学诉讼法文丛》《如何当好调解员丛书》《中国调解研究文丛》等著作教材30余部。作为专家学者受邀参加《民事诉讼法》《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论证。曾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奖励40余项。

第一部分 获奖情况

(一)省部级科研获奖情况

1、《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之运行现状——以一个贫困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个案》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排名第一)。

2、2006年荣获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法学家称号。

3、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潜在的冲突与对立:诉讼费用制度与周边制度关系考》荣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排名第一)。

5、《诉讼费用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获湖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一)。

6、《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法学会第二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独著)。

7、《诉讼费用制度研究》获湖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独著)。

8、《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获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独著)。

9、2010年荣获湖南省第二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10、《论我国民事诉讼费用的性质与征收依据》获中国法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2005年,独著)。

11、《对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作为行为的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2001年,独著)。

12、《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独著)。

13、《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年,独著)

14、《我国民事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初探》获中国法学会第八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2013年,排名第一)

15、2014年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法学家”提名奖

16、2014年荣获湖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人物” 

17、《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独著)

18、《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获2015年度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19、2017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十大***法学家”提名奖

20、2017年荣获湖南省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21、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2、2018年享受国务院***。

23、2019年入选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

24、《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获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一)。

(二)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获奖情况

1、《诉讼证据法学》获2005年度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主持人)

2、《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3、2004年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个人)。

4、《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2-2003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5、《诉讼法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2006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6、与宋世杰教授共同主编《诉讼证据法学》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7、2007年荣获湖南省第二届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奖。

8、《发扬特色与优势,强化课程建设,培养多层次、高素质法律人才》荣获2009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排名第一)。

9、2010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10、《实施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块化教学,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荣获2012年度湘潭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13年,排名第二),2013年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11、《立足国家战略急需、协同多方主体,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实务人才》荣获2016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2、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李胜刚、赵晓薇、张庆霖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方勇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年)。

13、《扎根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构建“一引领两转化三融入”的立德树人新模式》荣获2019年度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4、《地方综合性大学三位一体“校内协同育人”机制的创建与实践》荣获2019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第二部分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2005-2008(05CFX023) 7.5万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2008-2010(08CFX043) 8万

3、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7-2009) 20万

4、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课题:《湖南工程建设领域司法保障问题研究》2010-2011(201OWTA06),5万

5、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重点项目:《民事执行监督的程序设计》,GJ2009B07(2009-2011),2万

6、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2005-2007(2005037406) 2万

7、主持司法部项目:《诉讼费用研究》2004-2006(04SFB2025) 4万

8、主持最高检察院理论研究项目《民事诉讼程序监督的立法研究》(2006-2008)(GJ2006D09)  2万

9、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与诉讼救助制度的完善——以实现当事人裁判请求权为考察基础》(2003-2005)(03A047) 0.5万

10、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与诉讼救助制度的完善——以实现当事人裁判请求权为考察基础》(2003-2005)(03ZC43) 3.5万

11、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地方性大学法学本科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2009) 4万

12、主持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法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06-2008)  2万

13、主持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研究》(2006-2008) 8万

14、主持司法部项目:《诉讼费用制度实证研究——以〈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为考察对象》(07SFB2027),部级,5万元,2007-2009

15、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研究》(08JL02)(2008-2010),0.8万

16、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和谐社会建设语境下的新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CLS-C0937(2009-2011),2万

17、主持湖南省软科学重点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9ZK2020(2009-2011),5万

18、主持湖南省知识产权局重点项目:《湖南省高等教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需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N2009004(2009-2011),3万元

19、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研究——一法院诉讼行为为研究对象》(09BR05)(2009-2012),0.8万

20、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党建研究专项2010年度重点课题:《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研究》(XJK10DJA005)(2010-2011), 0.8万

21、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法治湖南框架下调解理论创新与规则之治》(12WTB30)(2012-2014),3万

22、主持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基金项目《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之再改革——基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实证研究》(12K053),5.5万

23、主持(与湖南省高院郭萍副院长共同主持)最高法院2013年度重大调研课题:《关于深化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调研》,6万

24、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课题:《中国反贪侦查研究》(13TWA02)(2013-2014),6万

25、主持湖南省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湖南“十三五”创新社会治理研究(2014),10万

26、主持2014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国内外反腐思潮观点述评与研究(GJ2014AW06)(2014-2015),3万

27、主持2015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研究课题: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常态双向交流机制研究(2015SPYB15)(2015-2016),2万

28.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2015ZDC029)(2015-2017),80万。

29、主持2016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省进一步提高治理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的思路与对策研究”(16ZDA14),10万。

30、吴健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14ZDA015)(2014-2017)子课题负责人,80万。

31、莫文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机理研究”(17VHJ009)(2017-2021),子课题负责人,80万。

32、谢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立法研究”( 18VHJ016)(2018-2021),子课题负责人,60万。

33、主持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研究重点课题《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的疑难问题与对策分析》(ZGFYZXKT201812A),5万。

34、主持司法部委托项目《完善债权文书赋强公证与强制执行规则研究》,2019年,10万。

35、主持司法部委托项目《人民调解案列的法理研究》,2019年,5万。

36、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监察法实施疑难问题研究》,2019年,20万。

3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涉疫矛盾纠纷的防范与化解研究》(20VYJ043),2020年,20万。

38、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智库专项重大项目《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治保障研究》(20ZWA10),2020年,10万。

39、主持湖南省法学会重大项目《新冠疫情引发的社会矛盾及化解研究》,2020年。

第三部分 主要法学研究成果

一、主要学术著作:

1、《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民事诉讼理论探索与程序整合》(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3、《诉讼费用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合著,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模拟法庭:原理、剧本与技巧》(合著,排名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3年第二版,2015年第三版。

5、《民事诉讼程序监督制约机制研究》(合著,排名第一),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

6、《民事诉讼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版。

7、《民事诉讼理论与改革的探索》(与何文燕教授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8、《民事诉讼原理研究》(合著,排名第三,共计70余万字,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

9、《中国统一证据法(专家建议稿)及其立法理由》(参著,共计80余万字,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合著,司法部重点研究项目),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2月版,排名第三。

11、《民事司法救济制度研究》(合著),韩国延世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2、《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合著,排名第二。

13、《民事诉讼法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4、《民事诉讼法释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勘校,排名第一。

15、《民事诉讼程序监督制约机制研究》,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合著,排名第一)。

16、《对话与交融:中美证据法论坛》(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对话与交融:中美证据法论坛》(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8、《如何当好调解员:中美调节培训启示录》(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016年第二版。

19、《马萨诸塞州证据规则指南》(主译),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中国法治反腐研究年度报告(2014-2015)》(副主编),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年版。

21、《如何当好调解员:美国调解经典案例评析》(合著,排名第一),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2016年第二版。 

22、《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合著,排名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

23.廖永安等著:《诉讼费用制度专题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4.廖永安、谭曼主编:《诉讼制度改革与理论探索》,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25.廖永安主编:《中国调解学教程》,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6.廖永安、覃斌武、(美)戴维德.麦茨著:《谈判调解实训教程》,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7.廖永安、邓春梅主编:《人民调解能手访谈录》,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8.刘道龙、廖永安主编:《人民调解经典案例评析》,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9、谢勇、邬欣言、廖永安等编著:《社会心理学在调解中的运用》,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30、廖永安主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湘潭大学出版社2017年。

31、廖永安、陈建军主编:《诉讼制度改革与理论探索》,湘潭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32、廖永安主审:《农村常见法律纠纷调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33、廖永安主编:《谁的陪审?——人民陪审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4、廖永安等著:《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证研究(2004-2014)——以中部H省为分析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5、廖永安、杨开湘主编:《诉讼制度改革与理论探索》,湘潭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36、廖永安、马贤兴主编:《诉讼制度改革与理论探索》,湘潭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37、廖永安等著:《中国调解的理念创新与机制重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8、廖永安主编:《调解学教程》(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39、廖永安、覃斌武主编:《调解实训教程》(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0、廖永安、胡仕浩主编:《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二、主编教材:

1、《诉讼证据法学》(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证据法学》(主编)(21世纪法律教育互动教材·精品课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民事诉讼法学》(主编)(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4、《证据法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5、《湖南省“五五”普法2008读本》(主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WTB02),海南出版社2008年7月版。

6、《证据法学》(主编)(法律硕士研究生精品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7、《民事诉讼法学专论》(主编)(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教材),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民事诉讼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2013年第六版,2015年第七版,2018年第8版。

9、《民事诉讼法》(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编指定教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证据法学》(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编指定教材,本人撰写2章,计4万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移植与创新:混合法制下的民事诉讼》(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5月版,主编。

12、《模拟民事审判庭》(合著,排名第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3、《民事诉讼法学》(参编,李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

14、《诉讼证据法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15、《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精要》(参编,胡仕浩、龙飞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4月版。

16、吴建雄、廖永安主编:《监察法学》(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三、主要学术论文:

(一)CSSCI来源期刊

1、《民事诉讼目的界定》,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 。

2、《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作为行为再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3、《关于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反思》,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1999年第9期全文转载。

4、《民事审判中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之再思考》,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5期转载。

5、《对民事审判中“以事实为根据”原则之检讨》,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5期。

6、《民事抗诉程序中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

7、《民事诉讼认证制度中若干问题再思考》,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

8、《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关系的协调与整合》,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9、《我国民事简易诉讼程序之重构》,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10、《民事诉讼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卷)。

11、《法院诉讼行为要论》,载《法学家》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12、《论民事诉讼费用的性质与征收依据》,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

13、《当事人诉讼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关系考》,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14、《我国民事诉讼主管之概念检讨与理念批判》,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4期。

15、《我国民事诉讼主管范围之问题评析》(独著),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

16、《论我国民事与刑事交叉案件的协调处理》(排名第一),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7、《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之运行现状》(排名第一),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5期转摘。

18、《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要以人为本》(独著),载《光明日报》2005年6月3日。

19、《论诉的利益》(独著),载《法学家》2005年第6期。

20、《我国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之反思》(独著),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21、《潜在的冲突与对立:诉讼费用制度与周边制度关系考》(排名第一),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转摘。

22、《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排名第一),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11期。

23、《试论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排名第一),载《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4、《论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排名第二),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5期。

25、《我国民事公告送达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完善》(排名第一),载《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 司法制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26、《〈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之检讨》(独著),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27、《我国合议制度之运行现状——以中部某落后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对象》(排名第一),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8、《我国民事诉管辖权异议制度之立法缺陷与完善》(廖永安、胡军辉),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3卷,2008年6月;

29、《论检察监督与当事人处分原则》(排名第一),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2月号。

30、《论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排名第一),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3期。

31、《重构我国仲裁证据制度之探析》(姜霞、廖永安),载《求索》2008年第5期。

32、《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之反思》(排名第一),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6月版。

33、《<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评析——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排名第一),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

34 《论法院调解的既判力》(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5、《我国民事司法证明活动中的价值权衡及选择》 (排名第一),载《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6、《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科学定位与制度设计》 (排名第一),载《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7、《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独著),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1期转摘。

38、《论仲裁调解书撤销制度的确立》(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9、《关于我国建立申诉终结机制的几点思考》(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40、《论我国民事执行权的微观配置》 (排名第二),载《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41、《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路径探析》(独著),载《中国法学》2012年第3期。

42、《论民事诉讼异议制度的法理分析》(排名第一),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12期。

43、《回归价值本源:巡回审判制度的考证与思索》 (排名第二),载《湘潭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44、《以司法诚信引领社会诚信建设》(独著),载《光明日报》2013年5月25日理论版,《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9期转载并列为本期主论。

45、《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之异化及其反思》(排名第一),载《法商研究》2014年第1期。

46、《司法诚信建设论纲》(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47、《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中的利益部门化及其反思》(排名第二),载《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48、《论我国调解模式的变迁》(排名第一),载《湘潭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49、《发展社会调解的现实意义》(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4年7月16日理论版。

50、《以法治反腐破解反腐与防腐的悖论》(排名第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5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排名第二),载《求是》2015年第3期。

52、《法治实践部门应成为法治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5年9月16日理论版。

53、《论法治实践部门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排名第二),载《政法论丛》2015年06期 。

54、《毛泽东“以德防腐”思想探析》,(排名第一),载《湘潭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55、《以立法权限下移为契机助推法治湖南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2日;

56、《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6年4月13日理论版。

57、《促进法学教育的供需平衡》,载《人民日报》2016年6月6日学术版。

58、《一带一路商事调解的中国方案》,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9日理论版。

59、《论法治与反腐之间的内在逻辑——兼论法治提升反腐败斗争水平》,《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

60、《用“四个足够自信”汇聚反腐败磅礴伟力》(排名第二),《求是》2016年第18期。

61、《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实证研究——以中部某县级市为分析样本》(排名第二),《法学家》2016年第4期。

62、《论我国调解职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排名第一),载《湘潭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63、《书写人民满意的反腐败“赶考”答卷》(排名第二),载《求是》2017年第4期。

64、《推动“互联网+调解”实现跨越式发展》(排名第一),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1日理论版。

65、《党纪与法律关系的科学逻辑》(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7年2月6日理论版。

66、《我国“互联网+调解”发展困境及其路径选择》(排名第一),载《安徽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67、《中国法学教育供给侧改革》(排名第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68、《民事诉讼费用交纳标准的设定原理与完善建议》(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69、《当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华文摘》2017年第19期;

70、《新时代发展我国社会调解的新思路》(排名第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18日

71、《以信用立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排名第一),《光明日报》2018年2月19日

72、《我国民事再审案件受理费制度检视——以再审之诉的功能为》(排名第一),《湘潭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2期学术卡片摘编。

73、《回顾与展望:“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考》(排名第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74、《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排名第一),载《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4日;

75、《意大利民事诉讼第三人裁判异议之诉初探——兼述对完善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启示》(排名第一),载《现代法学》2018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5期转载。

76、《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探析》(排名第一),载《判解研究》2017年第4辑。

77、《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 (排名第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6日。

78、《在实践中发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排名第二),《人民日报》2018年9月26日。

79、《路径与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司法——基于352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排名第一),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80、廖永安、段明:《合作与互动:明清行业调解的实践与启示》,《烟台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81、《我国律师调解制度中的角色冲突及其化解路径》(排名第二),《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82、《人民调解泛化现象的反思与社会调解体系的重塑》(排名第一),《财经法学》2019年第5期。

83、《法院如何执行公共政策:一种实用主义与程序理性有机结合的裁判进路》(排名第一),《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

84、《强制执行公证中执行证书性质的在审视》(排名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85、《科学认识调解价值,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6日,《新华文摘》202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二)其他核心期刊

1、《合作作品法律认定新探》,载《知识产权》1994年第3期。

2、《论经济审判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认定》,载《湘潭大学学报》1994年法学专刊。

3、《民事司法侵权赔偿初探》,载《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法学专刊。

4、《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法律制度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载《经济与法》1995年第4期。

5、《论健全我国诉讼法制中的几个问题》,载《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诉讼法学论文专辑。

6、《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保护》,载《法律适用》1995年第1期。

7、《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不作为现象探微》,载《法律适用》1996年第3期。

8、《民事司法赔偿范围探微》,载《政法论丛》1996年第1期。

9、《论民事诉讼程序的监督和救济》,载《湘潭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0、《民事诉讼目的简论》,载《诉讼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

11、《论当事人诉讼权利与法律审判权力的对立统一》,载《湘潭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2、《如何正确看待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兼与杨贵宏先生商榷》,载《法律适用》1999年第4期。

13、《完善我国证据制度的新话题》,载《人民司法》2000年第5期。

14、《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载《湘潭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5、《终审为何不终》,载《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9日。

16、《论审判独立的制度保障及其与审判监督的关系》,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03年第1期转载。

17、《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侵权赔偿》,载《湘江法律评论》第1卷。

18、《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缺陷与完善》,载《湘江法律评论》第4卷。

19、《论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03年第1期转摘。

20、《我国民事诉讼费用负担的立法缺陷与完善》,载《湘潭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03年第3期转载。

21、《我国民事诉讼目的之重构》,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2、《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书证制度的几点思考》,载《诉讼法学研究》(第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3、《我国裁判文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10月16日。

24、《我国陪审制度之否定性评价》,载《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卷。

25、《中日诉讼费用制度比较研究》,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6、《论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8月3日。

27、《诉讼内外机制的协调与整合》(独著),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 司法制度》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28、《我国民事诉讼主管范围之现状与反思》,载《诉讼法学研究》(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9、《当事人诉讼行为理论初探》,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卷)。

30、《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独著),载《月旦民商法杂志》2005年第1期。

31、《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问题透视与思考》(排名第一),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九卷)。

32、《我国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之重构》(独著),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

33、《我国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几个亟待完善的问题》(排名第一),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13日。

34、《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要以人为本》(独著),载《光明日报》2005年6月3日。

35、《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兼评<民事诉讼法专家修改建议稿(第三稿)>》(排名第一),载《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春季卷。

36、《我国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独著),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9月15日。

37、《单位、团体内部纠纷的自律性处理与民事审判权的界限》(独著),载《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8、《论我国民事与行政交叉案件的协调处理》(独著),载《中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 司法制度》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39、《透视我国法院乱收费现象》,载《工人日报》2005年11月7日。

40、《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及其界限的域外考察》,载《比较民事诉讼法》(2004-2005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论我国律师收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中国司法》2006年第7期。

42、《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与上诉审判决的协调与整合》,载《国际商事法务》(日文)2006年第2期。

43、《试论民事自认的效力》(排名第一),载《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4、《论宪法的司法适用与民事审判权的界限》(排名第一),载《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45、《论我国民事与行政案件类型之界分》(独著),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2期。

46、《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责任体系的建构》(排名第一),载《烟台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7、《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弱势群体保护论纲》(独著),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8、《论我国民事执行收费制度的改革》(排名第一),载《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9、《立案登记制降低起诉门槛,旨在保护诉权:质疑与回应》,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6月5 日。

50、《我国审委会制度之运行现状考——以中部某落后地区基层法院为分析对象》(排名第一),载《东方法学》2007年第3期;

51、《论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立法——以法院诉讼行为为研究对象》(排名第一),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52、《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排名第一),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转摘。

53、《落实法律硕士实务型人才培养目标之我见》(廖永安、胡军辉等),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54、《我国法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廖永安、胡军辉),载《研究生教育论坛》(2007),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55、《我眼中的恩师——江伟先生》(廖永安),载《中国审判》2008年第6期。

56、《论法律本科专业课程编制的改革》(廖永安),载《高等教育研究》(第1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57、《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廖永安、邓和军),载《高等教育研究》(第2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58、《我国诉讼费用制度改革的前瞻性思考》(廖永安),载《湘江法治讲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59、《共谱法官裁量权规范之曲》(廖永安),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11月10日。

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要论》(廖永安),载《人民检察》(湖南版),2009年第6期。

61、《法律硕士实践培养环节运行机制探究》(廖永安等),载《研究生教育论坛》(2008),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62、《地方性大学法律硕士教学方式改革初探》(廖永安等),载《研究生教育论坛》(2008),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63、《法律硕士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廖永安等),载《研究生教育论坛》(2008),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64、《立足课程建设与开发,形成专业特色,培养多层次、高素质法律人才》(廖永安),载《法学教育研究》(第2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2月版。

65、《湖南省重大经济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审议制度研究》(廖永安等),载《湖南省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汇编》(2010),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66、《对我国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冷思考》(廖永安等),载《民事程序法研究》(第10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67、《论美国调解制度的启示与借鉴》(排名第一),载《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68、《以法学教育创新力推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载《湖南日报》2014年11月11日理论版。

69、《从法学教育创新入手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载《辽宁日报》2014年12月2日理论版。

70、《法治反腐:治标与治本的统一》,载《湖南日报》2014年12月31日理论版。

71、《让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护航》(专访),载《湖南日报》2015年2月26日理论版。

72、《我国调解制度的未来走向》,载《中国审判》2015年第8期。

73、《论我国调解体系的重塑》,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9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15年1月版。

74、《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变迁——纠纷解决观、调解组织和调解功能优先》(第二作者),载《石河子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75、《以“共建共享”理念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人民法院报》2016年7月5日。

76、《用好用足地方立法权,大力推进法治湖南建设》,《湖南日报》2016年1月16日。

78、《当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人民法院报》2017年6月16日;

79、《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湖南日报》2017年8月15日第8版(理论·学习)。

80、《律师职业开辟新图景》,《人民法院报》2017年10月18日;

81、《从诉讼代理人到职业调解人:中国律师职业的新图景》,载《中国司法》2017年第11期。《中国律师》201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82、《贪污贿赂犯罪专题分析》,载《中国反腐论坛》2018年第1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83、《程序理性、公共政策与社会主流价值》,《中国审判》2018年第4期。

84、《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再造人民调解新辉煌》,《中国司法》2018年第5期;

86、《人民陪审制改革目标的反思与矫正——以A市两试点法院为例》,《华侨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87、《新时代加强我国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法制日报》2018年5月4日;

88、《新时代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人民调解》2018年第5期。

89、《我国发展“一带一路”商事调解的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排名第一),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1期论点摘编。

90、《对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的再思考》(排名第一),载《人民司法(应用)》2018年第22期;

91、《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再造人民调解新辉煌》,载《法制晚报》2018年06月04日;

92、《构建调解前置程序的路径选择》(排名第一),载《石河子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93、《完善网络赋强公证的执行管辖是推动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的关键一招》,《人民法院报》2019年7月18日。

94、《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排名第一),载《人民调解)》2019年第1期;

9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独著),载《国家治理周刊)》2019年第11期;

96、《坚定制度自信,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专访),载《湖南日报》2019年第11月9日理论版;

97、《人民陪审制功能定位的再思考》,《人民法院报》2020年3月19日;

98、《把握民法典最大亮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载《湖南日报》2020年第7月8日理论版;

99、《加快债务催收行业立法,助推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载《湖南日报》2020年第8月14日理论版;

100、《地方综合性大学“校内协同育人”的湘大经验》(独著),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101、《关于我国“调解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独著),载《商事仲裁与调解》2020年第2期;

102、《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造就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载《湖南日报》2020 年9 月1 日理论版;